大腸癌高危人群:
1. 40歲以上有兩周肛腸癥狀的人群;
2. 有大腸癌家族史的直系親屬;
3. 大腸腺瘤治療后的人群;
4. 長期患有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;
5. 大腸癌手術后的人群;
6. 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。‵AP)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(HNPCC)家族史的20歲以上直系親屬;
7. 45歲以上無癥狀人群。
大腸癌篩查建議:
1. 40歲以上有癥狀高危對象,經兩周對癥治療癥狀沒有緩解者,應及時作肛門直腸指檢、大便隱血試驗(FOBT)檢查任指標陽性應進行腸鏡檢查。如FOBT陽性者經腸鏡檢查仍未示有異常,建議作胃鏡檢查,以排除上消化道出血。
2. 40歲以上無癥狀高危對象,每年接受一次大便隱血試驗(FOBT)檢查。如FOBT檢查連續(xù)3次陰性者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,但不應超過3年。
3. 年齡大于20歲的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P)和遺傳性非息肉病性結直腸癌(HNPCC)家族成員,當家族中先發(fā)病例基因突變明確時,建議行基因突變檢測,陽性者每1-2年進行1次腸鏡檢查。如基因突變檢測陰性,則按照40歲以上個體進行篩查。
4. 45-75歲無癥狀篩檢對象,每年接受1次大便隱血試驗(FOBT)檢查,每10年接受1次腸鏡檢查。
5. 糞便或血液的多靶點基因檢測可能有助于篩查,糞便標本的證據(jù)更為充分,但由于價格較為昂貴,限制了其應用。
大腸癌預防建議 :
1. 運動可有效減少腫瘤發(fā)生,堅持體育鍛煉,避免肥胖;
2. 健康膳食,增加粗纖維、新鮮水果攝入,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;
3. 非甾體類消炎鎮(zhèn)痛藥可能對預防腸癌有效,老年人可嘗試服用低劑量阿司匹林,可能減少心腦血管疾病和腸癌發(fā)生的風險,具體使用須咨詢醫(yī)生;
4. 戒煙,避免其對消化道的長期毒性和炎性刺激。
今天已預約57人點擊預約
您好!我們今日已為484名網友提供了免費在線咨詢服務!您有問題也可以點擊咨詢。